最好的切入点,自然是从前朝、本朝开始,分析当下,展望未来。

    要是哪一个能把现状说清楚,又设计出一个理想美好的未来社会,并分析下可行政策,能达到的务实目标,这样的文章就是满分文章。

    但是很可惜,一千多学生,入杨小刀眼的只有半篇。

    其它的全都境界太低,撑死也就做个六七品的地方父母官,非是安邦治国的大才。

    “李适,你去调查下这个苏伯耳,不要让人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院试完,有九百多人通过,全部取得了乡试资格,再加上朝廷大臣、王公贵族的子女,参加乡试的童生比院试的学生还要多。

    这一次皇帝没亲自出题,也没管闲事,而是交给了储君刘富贵和吏部尚书刘天秀。

    刘天秀就是定国公刘苦之的长子,刘忠肝的父亲,刘神秀的大哥。

    这俩人战战兢兢,小心翼翼的出题,监考,阅卷。

    最终选出来四百多人授予了秀才出身,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富贵官宦之家的子弟。

    杨小刀点名的那个苏伯耳也毫无疑问的成了秀才。

    但是,放榜的日子被杨小刀给制止了,把全部考生全都送去了学校,继续努力读书,准备迎接过年后的会试和廷试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们做的不好吗?”刘富贵忐忑不安的来见杨小刀。

    “好!朕非常满意。”

    杨小刀点头说道:“放榜日期往后推迟半个月,是让考生们在这段时间平静一下,待他们的心态平和了,再通知更好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!那下一次会试的主考官还是由臣来担任吗?”

    “换京兆尹刘神秀上,到廷试时,你在主考。”

    “这,廷试应该皇帝出题的啊?”刘富贵有点傻眼。

    “你是储君,也就是未来的皇帝,你出题更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臣不敢!臣罪该万死。”刘富贵吓得趴地上磕头不止,脑门子都出血了。

    可杨小刀却没有任何的表情,就那么看着。直到刘富贵脑震荡晕了过去,才被三喜子派太监给送回东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