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文宣站在刚刚建成的打铁铺内,里面又暗又热,火炉的火光汹涌地扑在人脸上,分成不规则的明暗两面。

    他面前在炉火中忙活的不是铁匠,而是烧瓷器的老师傅,从别处窑场用足了银子招过来的,手艺一绝。

    此时沈文宣正在等玻璃成形冷却,旁边的铁盘上已经是冷却好的大块平整玻璃。

    烧玻璃不难,至少比烧瓷器简单。难的是如何降低成本且耐热,更难一点的就是玻璃的纯净度。

    将石英砂、长石、石灰石、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熔制变成玻璃液,其后通过吹玻璃制成各种形状的容器,抑或先做成想要形状的膏模,中间是掏空的,将玻璃原料和膏模封在一起进炉烧结,融化的玻璃液就会流入膏模内,冷却后拆除膏模再进行修葺。

    石英砂和长石是烧瓷器时会用到的原料,石灰石是平时刷墙用的,这些弄来很容易,而且便宜,关键是纯碱,天然纯碱一般通过盐碱湖得到,没有盐碱湖就得用苏打,但大量使用的话很贵,不过可以用草木灰熬制的碱汁代替,这样的话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。

    同时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减少试错造成的浪费,在原料中加入熔融氧化的铅可以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,使玻璃更加容易熔化,而且可以延长玻璃保持液体状态的时间。

    使用的石英砂越精纯,玻璃的纯净度越高,在其中加入铜、铁这些金属元素就可以得到有色玻璃。

    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些,这只是他上大学时建筑学的辅修内容而已。

    沈文宣摸了摸已经冷却好的那块玻璃,表面还是有些粗糙,而且看着不是很干净,但比之前面做的已经好了很多,

    “公子,做好了。”老师傅桐老将修葺好的玻璃茶杯小心递给他,“小心小心。”

    这是他做了这么些天以来做的最好的一只了,净透明亮,一丝杂质也无,比他看过的最素雅的瓷器还要好看几分,着实为一件奇器!

    一想到这竟出自他的手笔,桐老忍不住笑了几声,看着沈文宣手中的琉璃茶杯甚是满意,一开始这些人找上他的时候让他签终身契,他还不太乐意,但他们提出的条件着实丰厚,可以在一处有山有水、风景秀丽的地方给他盖一座私宅,仆从环绕,月银也比之前的窑场高出一倍,而且上工的时辰随他定。

    仔细考量之下,他还是同意了,如今看来这么好的东西不让人签终身契才怪呢。

    他烧瓷这么多年,这个琉璃工艺难得让他心潮澎湃,不想要仆从,倒是想要几个徒弟伺候着,还有前几天这人给的瓷器图谱,只一字,绝。

    本来他想着来这儿是来养老的,没想到反而想在晚年再拼一把,世事难料啊。

    沈文宣看过之后就将茶杯交给了后面的王沐泽,看向桐老问道:“老先生的住宅可想好地方了?想好之后我请人来动工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,”桐老摆摆手笑道,“就在这铺子周边盖就行,我看这处就挺好的,有山有水,不过你得给我弄几个窑洞出来啊,还有几个徒弟,没有窑洞没有人,要我咋干活?”

    说着不禁着急,这铺子一看就是打铁用的,虽然也有炉子,但烧瓷器可不能这么烧。

    “老先生说得对。”沈文宣笑了一声,他找人是按品行和手艺来找的,如今看桐老憨厚的性子,倒也没找错人。

    王沐泽捧着茶杯小心地装进盒子里,笑道“你再将就几天,窑洞肯定会尽快办好,后面还会来几个铁匠,你放心,都是老实人,这后面我们盖的房间也够多,肯定不跟你抢地方。我今天就找人给你盖宅子——”

    “行了,跟他说这么多做什么,我看他在这儿游山玩水的,好不自在,哪有那么多不满意?”温老头道,坐在远离炉子的地方喝茶,他嫌挨着炉子太热。

    桐老笑道:“老温头你牙尖嘴利的,人小泽给我说道说道都不行,我看谁受得了你这脾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