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G足球俱乐部小说网>奇幻小说>汉晋丝路 > 第二十八章:淝水之战苻坚
    提到五胡十六国的后赵石勒,就一定要提到前秦的苻坚。苻坚是氐族人,秦惠武帝苻洪之孙、丞相苻雄之子。历史记录苻坚是一个伟岸的美男子,并且自小崇尚汉文化,年仅十三岁任龙骧将军,后封东海王。

    苻坚是一个励精图治的胡人君主,他开凿泾水渠,重用汉人王猛,开创五胡十六国唯一治世,史称“关陇清晏,百姓丰乐”。苻坚深知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的道理,也因此爱民如子,诛杀奸恶权贵,免除百姓赋税徭役,抚恤孤寡老人,坚持消除汉族与胡人的矛盾。

    苻坚在历史上最出名的时间便是“淝水之战”,创造了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”的成语,但他身上的故事也很多。如同刘邦的母亲是与大蛇相遇而怀孕一样,苻坚的母亲也是梦见了神灵而生下的苻坚,史称“艸付应王”。除了神话故事,苻坚更是在发起“淝水之战”迁徙,为了振奋军心,特地要士兵向河水里丢马鞭,造就了河水被堆积成山的马鞭截断的故事,史称“投鞭断流”。

    苻坚的爱情也是史书上津津乐道的故事,所谓“一雌复一雄,双飞入紫宫。”,就是说的苻坚与慕容冲的爱情。慕容冲又名小凤皇,他是鲜卑族人,更是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,前燕幽帝慕容暐和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。苻坚消灭燕国,俘虏了慕容冲姐弟。

    前秦苻坚与后赵石勒一样,都是推崇儒家文化的胡人君主,苻坚曾经下令,“课农桑,立学校,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,赐谷帛有差,其殊才异行、孝友忠义、德业可称者,令在所以闻。”

    尽管苻坚重视儒家文化的教育,奈何苻坚优待鲜卑族的政策使得前秦之内矛盾不断,苻融曾经劝说苻坚说,“臣闻东胡在燕,历数弥久,逮于石乱,遂据华夏,跨有六州,南面称帝。陛下爰命六师,大举征讨,劳卒频年,勤而后获,非慕义怀德归化。而今父子兄弟列官满朝,执权履职,势倾劳旧,陛下亲而幸之。臣愚以为猛兽不可养,狼子野心。往年星异,灾起于燕,愿少留意,以思天戒。”

    王猛也告诫苻坚“慕容垂,燕之戚属,世雄东夏,宽仁惠下,恩结士庶,燕、赵之间咸有奉戴之意。观其才略,权智无方,兼其诸子明毅有干艺,人之杰也。蛟龙猛兽,非可驯之物,不如除之。”

    由此可见,尽管苻融是氐族人,王猛是汉人,但是苻融和王猛一致认为东胡的鲜卑族是狼子野心,不可驯服的民族,必须要千万提防。但是苻坚偏爱慕容冲,并没有将两位大臣的告诫放在心上,以至于小凤皇慕容冲占据阿旁宫,公然背叛苻坚并自立为王。

    苻坚曾经效法西周的分封方式,颁布条例,“凡我族类,支胤弥繁,今欲分三原、九嵕、武都、汧、雍十五万户于诸方要镇,不忘旧德,为磐石之宗。”也因为苻坚迁徙氐族百姓的政策,使得氐族百姓因为背井离乡的痛苦而逐渐降低对苻坚的忠诚。与此同时,鲜卑族与关东豪强借此民心涣散之际迁入关中,正因为氐族人对于苻坚忠心降低,鲜卑族开始抱团取暖,在一加一减之中,鲜卑族逐渐进入前秦的统治核心,又因为胡汉文化冲突不断,也为鲜卑族叛乱埋下了隐患。

    苻坚虽然在“移民戍边”政策上有失误,但是不妨碍苻坚是一位贤明君主的史实。苻坚的前秦恰好出于河西走廊一带,为了很好的调和北方汉族与胡人的矛盾,苻坚同意匈奴左贤王刘卫辰“请田内地,坚许之”的建议。

    刘卫辰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首领,匈奴右贤王刘去卑的后代,武烈帝赫连勃勃之父。赫连勃勃便是建立胡夏的开国之君。刘卫辰跟刘渊都是匈奴族,他曾经是前赵的权贵,刘卫辰掳掠边境居民五十多人作为奴婢,进献给前秦天王苻坚,苻坚怒斥他,让他把掳掠的百姓放回去。刘卫辰因此而背叛前秦,投奔代国。

    代国便是刘琨拜把子兄弟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,也是北魏的前身,公元338年,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,设置百官,制定法律,推动奴隶制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封建国家形式。提到代国,就要提到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珪,拓跋珪是拓跋什翼犍之孙、拓跋寔之子。之所以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收留刘卫辰,是因为刘卫辰是拓跋什翼犍的外孙兼女婿,也因此刘卫辰是拓跋珪的表哥兼姨夫,赫连勃勃是拓跋珪的侄子。

    公元376年,苻坚因为匈奴刘卫辰一意孤行而征伐匈奴,并灭亡代国。代国灭亡后,拓跋珪随同母亲贺兰氏流往到了匈奴独孤部落首领刘库仁的领地。贺兰氏源于匈奴族,出自古东胡分支匈奴族贺兰部,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,也有一部分来源是鲜卑族。刘库仁之所以接受拓跋珪,是因为刘库仁是拓跋什翼犍的外甥,等同于拓跋珪的表舅。以此可以推断出,代国的拓跋珪与独孤部的刘库任、匈奴族的刘卫辰都是三代以内的血亲关系。

    拓跋珪是东晋末年,南北朝中北朝之一魏国的开国之君,他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,对外击败贺兰、铁弗、高车、柔然等草原诸部,并与后燕、后秦争霸于中原,于参合陂之战大败后燕,又在柴壁之战击溃后秦,为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苻坚作为西域诸国迁移而来的氐族人,他一直想着“混一六合”,借助各种政策来推动汉胡的民族一统,为此专门下令“猛为相,坚揣拱于上,百官总己于下,军国内外之事,无不由之。猛刚明清肃,善恶著白,劝课农桑,官必当才,刑必当罪,放黜尸素,显拔幽滞。由是国富兵强,战无不胜,秦国大治。”

    苻坚主张废除“胡、汉”分治制度,胡人犯法同汉人一样,使胡汉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,使汉族不再饱受胡人的奴役和压迫。苻坚废除分治制度主要体现在废除石勒创立的“国人”称呼,剥夺胡人优先权利;其次重用汉族士人,其三,推崇“圣君贤相”的治国之道,采用魏绛的“和戎之术”,采纳王猛的“宰宁国以礼,治乱邦以法”的建议;其四,为民除害,除暴安良,建立学校,推崇教育。

    苻坚的这些德政,使得他成为中国少数不多的胡人贤君,成就了东晋十六国时期难得的兴盛之治。而且苻坚建立起来的前秦是一个版图幅员辽阔的国家,史书记载,前秦建立起一个东极沧海,西并龟兹,南苞襄阳,北尽沙漠。

    史学家认为,前秦与两域东部的关系可以分作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前秦通过前凉间接统治四域的时期,历时大约二十年,也就是公元356—376年期间;第二阶段是前秦直接统治西域的时期,历时大约十年,也就是公元376—386年期间。第一阶段为前秦氐族进入西域打下了基础,第二阶段为前秦氐族与西域东部民族直接交流、杂居、融合创造了条件。

    公元376年,苻坚下诏称:“张天锡虽称箔受位,然臣道未纯”,苻坚遣步骑十三万兵临西河,命秦州、河州、凉州刺史帅三州之众讨伐张天锡,当时的百姓都说,这是狄戎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实力。

    张天锡是敦煌张氏贵族,他是前凉第九位君主,鞥是凉武王张轨玄孙,凉明王张寔之孙,凉文王张骏之子,凉威王张祚、凉桓王张重华之弟。据史料记载,公元367年,陇西人李俨叛凉割据,张天锡亲自率三万人进驻仓松,进攻李俨。李俨被张天锡打败后,退守枹罕,派遣自己的儿子李纯向前秦苻坚请求帮助,苻坚派遣王猛前去平息李俨与张天锡的矛盾。

    王猛带兵打败张天锡部队,使得张天锡的前凉军队只剩下十之二三,王猛在张天锡兵败之后,写信告知张天锡后退撤军,张天锡无奈只能退军,随后张天锡立张大怀为世子。前秦苻坚觉得是时候吞并前凉,于是派遣军队频频袭扰前凉边境。张天锡衡水及管控,在祭坛之上祷告天神,祭祀牲畜祈求庇佑。张天锡的率典军将军张宁、中坚将军马芮等向东晋献上书信,请求东晋大司马桓温出兵相救,并约定于公元371的夏季盟誓,一起进攻前秦。

    公元376年,苻坚正式对前凉发起进攻,苟苌、毛盛、梁熙、姚苌等共统领步兵和骑兵十三万向河西地区进发,又派出苟池、李辩、王统带秦、河、凉三州军队为后继。苻坚做两手准备,一手是军队武力威胁,一手是派遣阴据先期到凉州晓谕张天锡投降。

    张天锡不肯屈从前秦苻坚,于是他杀死阎负、梁殊以后,派遣龙骧将军马建率兵二万迎战前秦军,又派遣征东将军常据率三万部众到洪池,张天锡自率余众五万,屯军于金昌城。可惜,张天锡选人不善,认识不清,马建懦弱的向前秦整建制投降,苟苌自石城津渡河后,与梁熙汇合进攻缠缩城,两人屡战屡胜。